日常生活中,也請做好科學防護,包括出入公共場所正確佩戴口罩,外出歸來勤洗手,辦公場所以及家中多通風,每個人多做一小步,社會安全一大步。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以來,各地已通報超7起因未佩戴口罩引發感染的案例,其中包含廣東深圳、湖南長沙、廣東韶關等。
廣東深圳:未戴口罩路邊相遇,導致交叉感染
深圳發布消息,國慶期間,深圳一名市民前往外地旅游,返深后于10月9日確診,此為病例A。流調顯示,10月8日18時,病例A與病例B在福田區的路邊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導致交叉感染。10月10日,病例B確診。目前病例A引發的后續關聯感染個案已超過20例。
廣東韶關:一感染者未佩戴口罩至公共場合致社會面傳播
10月9日,廣東省韶關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書劍介紹,一病例于9月30日從外地返回韶關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場合、隨地吐痰,傳染了路過的數名市民,讓其攜帶的變異毒株BF.7在韶關市社會面造成重大傳播風險。
江西南昌:一感染者未戴口罩致16名密接人員感染
7月15日,南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22場新聞發布會介紹,7月14日0時至24時,南昌市新增報告9例陽性感染者,均在集中隔離點檢出。一陽性感染者因出入各類場所不戴口罩,直接造成16名密接人員感染。
廣東廣州:未戴口罩進入衛生間14秒完成病毒傳播
6月,廣州市在對其中一起四代重點病例接觸追溯過程中發現,黃某與魯某在同一餐廳用餐,兩人分別進入衛生間,因為雙方均未佩戴口罩,在無接觸肢體情況下僅14秒就完成了病毒傳播。
湖南長沙:一病例因沒戴口罩距離0.5米被感染
3月21日,湖南省長沙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根據流調發現,該確診病例與外地來長沙市確診病例在戶外公共場所有過短暫時空交集,二人均未戴口罩,相向而行、擦肩而過,相隔0.5米左右。
芙蓉區疾控中心專家對此表示,當時感染者已處于排毒期,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的過程中,從體內噴出來的飛沫有大有小,大顆粒的飛沫會直接沉降到地面,而一些小顆粒的飛沫會懸浮在空氣中,其他人吸入即可造成傳播。而此時,被傳染者沒有佩戴口罩,從而被感染。
江蘇常州:家長接娃放學未戴口罩30多人被感染
據揚子晚報,3月17日,江蘇省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常州三河口中學校門外,因一位接孩子放學的家長未戴口罩,導致病毒在一定范圍內快速傳播,30多人被感染。
陜西西安:沒戴口罩,被感染者一口痰感染
3月10日,西安市報告1例確診病例,因沒有佩戴口罩,碰巧從另一名正處于發病期的感染者吐的一口痰旁經過,導致了感染。
口罩雖小,作用卻不小
據了解,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戴口罩不僅可以降低飛沫量,也可以防止自己無意中接觸或吸入他人的飛沫,從而有效地遏制病毒的感染、傳播與擴散。
口罩雖小,意義卻非凡。做好個人防護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更是每位市民共同守護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的最好方式。
公眾戴口罩有什么最新要求?
對普通公眾來說,除了在密閉場所需要戴口罩外,當處于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和公園等室外場所時,也需要佩戴口罩。
另外,公眾家里可以日常備用一些高級別口罩,當家人出現了鼻咽不適、咳嗽、打噴嚏和發熱等癥狀,到醫院就診的時候,佩戴更高級別的口罩,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全面防范傳播風險。
日常生活中,也請做好科學防護,包括出入公共場所正確佩戴口罩,外出歸來勤洗手,辦公場所以及家中多通風,每個人多做一小步,社會安全一大步。
來源:東莞疾控
本公眾號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不感興趣
看過了
取消
人點贊
人收藏
打賞
不感興趣
看過了
取消
打賞金額
認可我就打賞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掃描二維碼
立即打賞給Ta吧!
溫馨提示:僅支持微信支付!